服务中心
    菏泽牡丹芍药基地欢迎您!2020年主营产品:牡丹、芍药 咨询热线:李经理 13605302754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基地动态 >> 信息详情
观赏牡丹及油用牡丹病虫害防治
更新时间:2023-11-29 浏览1970

春季夏季是牡丹病虫害的高发时间,南方很多种植户受到病虫害的干扰

在牡丹的整个栽培过程中,往往由于气候、土壤重茬及管理不善等多种因素导致病虫害发生,以致危害牡丹的正常生长发育,使其长势变弱,花色衰退,丹皮产量低,品质差。因此,加强牡丹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保证其健壮生长的重要措施。
    病害是牡丹在其生长发育和越冬过程中,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浸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,使其从生理机制到形态结构发生一系列病变。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:
    (1)叶斑病:也称红斑病,此病为多毛孢属的真菌传染。病菌主要浸染叶片,也浸染新枝。发病初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,7月中旬随温度的升高日趋严重。初期叶背面有谷粒大小褐色斑点,边缘色略深,形成外浓中淡、不规则的圆心环纹枯斑,相互融连,以致叶片枯焦凋落。叶柄受害产生墨绿色绒毛层;茎、柄部染病产生隆起的病斑;病菌在病株茎叶和土壤中越冬。
    防治方法:①11月上旬(立冬)前后,将地里的于叶扫净,集中烧掉,以消灭病原菌;②发病前(5月份)喷洒1﹕1﹕160倍的波尔多液,10一15天喷一次,直至7月底;③发病初期,喷洒500-800倍的甲基托布津、多菌灵,7-10天喷一次,连续3-4次。
    (2)紫纹羽病:为真菌病害。由土壤传播。发病在根颈处及根部,以根颈处较为多见。受害处有紫色或白色棉絮状菌丝,初呈黄褐色,后为黑褐色,俗称"黑疙瘩头"。轻者形成点片状斑块,不生新根,枝条枯细,叶片发黄,鳞芽瘪小;重者整个根颈和很系腐烂,植株死亡。此病多在6-8月高温多雨季节发生,9月以后,随气温的降低和雨水的减少,病斑停止蔓延。
    防治方法:①选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栽植;②雨季及时中耕,降低土壤湿度;③4-5年轮作一次;④选育抗病品种;⑤分栽时用 500倍五氯硝基苯药液涂于患处再栽植,也可用5%代森铵1000倍液浇其根部;⑥受害病株周围用石灰或硫磺消毒。
    (3)茵核病。又名茎腐病。病原为核盘菌。发病时在近地面茎上发生水渍状斑,逐渐扩展腐烂,出现白色棉状物。也可能浸染叶片及花蕾。
    防治方法:选择排水良好的高燥地块栽植;发现病株及时挖掉并进行土壤消毒;4-5年轮作一次。
    经常见的还有炭疽病、锈病。炭疽病在叶面上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凹陷病斑,扩展后边缘为紫褐色;锈病在叶背着生黄色孢子堆,引起叶片退绿,后期病叶上生柱状毛发物。防治方法同叶斑病。
    此外,牡丹还有根线虫病,发生在根部,形成连珠状。栽植前用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,或每株用7-10克灭虫威埋在根部周围5-20cm深的土层中,防治效果较好。
 
    牡丹老产区由于受其它环境条件的影响,加之根肥味甜,容易遭受地下和地上害虫的危害。现将常见的害虫予以介绍,以便识别与进行防治。
(1)地下害虫:主要有蝼蛄、地老虎和蛴螬。蝼蛄主要啃根皮和咬食嫩芽、幼苗;地老虎从根颈处危害嫩芽为主;蛴螬咬食根部,7月上旬至9月上旬最重,常把根咬伤、咬断数处,食量大,是牡丹的主要虫害。
    防治方法:蝼蛄可用豆饼或麦麸配成毒饵,于傍晚撤在田里诱杀;也可在夜间用灯光诱捕。防治地老虎、蛴螬,要施发酵腐熟的肥料,并加入辛硫磷(每亩0.25公斤),翻入土中20cm深,麦麸效果良好。
    (2)地上害虫:主要有介壳虫和天牛。
    介壳虫:全身橙红或桔红色,每年发生二代,雌虫常群集叶柄或茎枝上吸取汁液,使叶色发黄,枝梢枯萎,引起植株生长势减弱。  
    防治方法:发现虫害时可剪除受害的枝叶烧毁;幼虫孵化期可用1000-1500倍敌敌畏或氧化乐果喷洒,但喷施氟乙酰胺效果最好;休眠期或早春发芽前用波美3度石硫合剂喷洒枝干有较好的防治作用。
    天牛:为"中华牡丹锯花天牛",俗称"啄木虫"。成虫为圆筒状,幼虫乳白色,头小体肥,三年一代。5-6月孵化成幼虫进入根颈髓部,危害植株。不易发现,造成植株衰弱或死亡。
    防治方法:经过多年试验,在牡丹根际打孔3-4回孔,深 20cm左右,每孔投放入磷化铝一片,或将带有虫害的苗木放在密闭的室内用磷化铝熏杀,杀灭成功率高达100%。所以,磷化铝熏刹是防治天牛的一种较好方法。

网站统计:您是第 位访问菏泽牡丹芍药的朋友
菏泽牡丹芍药基地 联系人:李经理
手  机 :13605302754 地   址: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571号
网   址:www.gysummer.com 后台管理 网站地图